張學逸
Hsueh-Yi Chang

張學逸教授/口述
李晏廷、林天韻醫師/撰寫

張學逸教授1948年出生於臺南,從小思想成熟,喜歡自己動手做事;就讀高雄醫學大學期間,即便花了大把時間畫油畫及辦畫展,成績仍然不錯。爾後選擇了外科系的耳鼻喉科,於1976年進入臺北榮總。教授甫加入耳鼻喉科時,做頭頸手術的醫生不多,許多頭頸腫瘤的病人都是在外科接受治療。相較大外科醫師,耳鼻喉科醫師對頭頸部複雜而細膩的解剖構造更為精熟,故我們逐漸將各種良、惡性頭頸腫瘤納入服務範圍。當年醫療設備基礎而簡約,喉部病灶僅能透過反射鏡來間接檢視,耳鼻喉科醫師也大都習慣這種做法。1978年,部內經歷重重困難,引進了全臺第一台Flexible fiberoptic nasolaryngoscope,自此開始我們可以清晰地紀錄喉部病灶。再過兩年,進一步購入Flexible fiberoptic nasobronchoesophagoscope with working channel,經適當局部麻醉,我們可以在門診看到咽喉病灶時,就從working channel取得切片組織進行化驗或取出異物,可說是跨時代的進步。

1981年前後,我們逐步發展了以胸大肌肌皮瓣完成頭頸部重建的手術,累積30位個案經驗後,教授以〈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 for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為題發表論文,刊登於1984年7月的《Southeast Asian Journal of Surgery》。約略同一時期,教授遠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院(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進修,跟隨Professor Dedo學習各式咽喉手術,其中又以顯微(雷射)手術為大宗。學成返國後(1982年),便先驅地引進了全台首部耳鼻喉科二氧化碳雷射機,開始為病人進行Carbon Dioxide laser surgery in the upper aerodigestive tract。

不只是臨床照顧病人,教授更著手進行當年臺灣耳鼻喉醫學界鮮少人投入的動物實驗,來證實一些初期的醫療構思。歷經三年的努力,教授以〈Studies of early laryngeal reinnervation〉為題,發表他在犬類身上發現喉部神經再生的證據,獲登於1985年4月的《Laryngoscope》。1983年,教授開始為病人施行Intracordal injection of Teflon via indirect laryngoscopy。用反射鏡、局部麻醉下,在清醒病人的喉嚨做注射治療,當時在台灣是一項創舉;這也是教授遠渡重洋學成的技術之一。同年,教授亦發表了〈Tracheostoma Construction during Laryngectomy: A Simple Technique to Prevent Stenosis〉,幫助學界解決了全喉切除後氣管造口容易狹窄的問題。教授把多年累積的艱深學問整理成看似簡單的幾個步驟,舉重若輕。

1980年代,睡眠醫學領域於歐美先進國家方興未艾之際,教授也突破跨科合作的諸多困難,跟本院胸腔部蕭光明教授協力發展臺灣睡眠醫學。1984年施行了臺灣第一例懸壅垂顎咽成型手術(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長期追蹤病人並累積個案多年後,1995年4月在《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and Otology》發表論文〈Comparison between short-term and long-term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 of sleep apnoea after 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1984年,教授參與成立臺灣無喉者復聲協會,撰稿臺灣無喉者復聲協會衛教手冊,讓全喉切除術後失聲的病人重拾希望。

同年,本部分別成立三科,教授榮升喉頭頸科主任,也引領同事進行公衛方面的研究A survey on voice disorde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1985年,教授發展Cricopharyngeal myotomy for neurogenic dysphagia of pharyngeal phase,治療吞嚥困難的病人,亦擴展顯微雷射手術的應用範圍,發展Endoscopic laser arytenoidectomy for bilateral vocal cord paralysis,解決雙側聲帶麻痹病人呼吸阻塞的問題。同年,教授引進了Videostroboscope﹙3-chips﹚,用三個晶片加強亮度、提升解析度,為音聲病人帶來更好的評估與治療方法。1986年,發展Reconstruction of circumferential defect of the hypopharynx with partially tubed pectoralis major myocutaneous flap PMMCF,把胸大肌肌皮瓣捲成管狀,來重建環狀的咽喉缺損。這個方法曠古絕今,讓全世界耳鼻喉科醫師眼睛為之一亮,論文刊登於1989年7月的《Laryngoscope》。

不僅如此,1986年起我們開始跟胸腔外科醫師合作pharyngolaryngoesophagectomy and stomach transposition手術,造福晚期下咽癌及同時罹患咽喉癌與食道癌的病人。1987年,發展Reconstruction with masseter myoperiosteal flap for carcinoma of the tonsil,這是全新的觀念,把骨膜向外,肌肉向內保護了頸動脈。同年,教授榮獲「臺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優秀論文獎」。1988年,發展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 and its reconstruction,術後除了有良好的存活率,更顧及重建理想的音聲機能。1989年,發展Nonmuscular closure of hypopharyngeal defect following total laryngectomy,這也是一項創舉。用這個改良式技術關咽部傷口,大幅減少咽皮瘻管發生率,同時pharyngoesophageal pressure較低,讓無喉者復聲之路不再那麼辛苦。該論文獲刊於1997年11月的《The Journal of Laryngology and Otology》。

1989年,教授榮獲「中華醫學研究基金會研究論文第一名」,也於同年榮升部定教授,肯定了教授對於耳鼻喉科醫學界的貢獻,而當年,教授才41歲,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耳鼻喉科部定教授。1990到1995年,教授不斷精益求精地帶領喉頭頸科發展多項新技術,包括Laryngotracheofissure approach for hypopharyngeal cancer resection、Voice prosthesis Provox for laryngectomized patients、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section for adductor spasmodic dysphonia、Autogenous fat intracordal injection as treatment for unilateral vocal palsy、Transoral laryngeal surgery under flexible laryngovideostroboscopy…等。

1995年,教授榮升台灣耳鼻喉科醫學會理事長,這是首次有非臺大的醫師擔任此職位。本來世界耳鼻喉科醫學會IFOS(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to-Rhino-Laryngological Societies)有意遵循「奧運模式」將OSROC(The Otolaryngological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裡的ROC改為Chinese Taipei,但教授在國內醫學會用民主的方式進行投票,決議將OSROC正名為TOS(Taiwan Otolaryngological Society),並將此事寫信請IFOS採用新名稱,不讓對岸矮化我們的國際地位。1996年,健保署逕自宣布取消耳鼻喉科局部治療費,教授帶領學會開記者會抗議,同時鑒請層峰關注,才保住現有的局部治療給付方式。幾次危機處理,再再彰顯了教授行事的魄力與果斷的決策能力。

1996至1999年,教授雖有會務在身,對臨床與研究仍孜孜不倦,陸續發展了Wide opening method for vocal fold retention cyst、Laryngotracheal flap LTP reconstruction for hypopharyngeal cancer resection、Reconstruction of circumferential pharyngoesophageal defects with LTP and PMMCF,並於1995、1997、1999三年皆榮獲「臺北榮民總醫院醫療技術創新獎」。

1999年,教授時任臺灣耳鼻喉科醫學會年會會長,第一次將耳鼻喉科年會拉出醫院的會議室,搬進雕樑畫棟、氣派非凡的圓山飯店頂樓大會廳,並安排多項表演節目,將年會昇華為一場藝術饗宴,觥籌交錯、賓主盡歡。此舉目前仍被醫學會沿用。

2002年,教授首先引進了LPR(Laryngopharyngeal reflux)的觀念,不同於GERD(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LPR著重於胃酸逆流造成的咽喉病變與症狀,指導陽明生理所博班蔡東龍醫師發表〈Laryngeal airway hyperreactivity induced by laryngeal acid-pepsin insult〉論文。

2004年,教授榮升耳鼻喉頭頸醫學部主任,設計了象徵本部精神之logo,並以Diligent、Thoughtful、Neat、Precise、Aesthetic、Efficiency做為本部同仁工作之準則。

2005年,教授率領喉頭頸科發展Percutaneous corticosteroid injection for vocal fold polyp,提供病人新進的治療選項,論文則發表於2009年8月的《Archives of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JAMA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的前身)。這種低侵入性的門診手術,幾無併發症,且成本效益相當好;In-office laryngology procedures近年來蔚為風潮。

教授於2006年獲選為東亞音聲外科醫學會會長,更於2008年臺灣音聲醫學研究會成立時,當選第一屆理事長,於同年年底主辦第六屆東亞音聲外科醫學會(East Asian Conference on Phonosurgery)。

2009年,在臺北榮總盛大的五十週年院慶上,教授獲頒「創新醫療技術與服務重大成就獎」。在教授當耳鼻喉部長的任內,給部內營造了一個適性揚才的環境,各項制度與績效,都非常健全上軌道。而2011年七年任期一滿,教授便主動卸任,也因此開啟了臺北榮總施行主管任期制的新紀元,教授留給部內的是無數傲視醫界的技術,與追求專業與公義的精神典範。公職退休之後,教授轉往振興醫院 耳鼻喉部嗓音醫學中心繼續為病患服務。